Quay lại tất cả tin tức

数据争夺战:隐私保护与大数据的发展“悖论”

你觉得当下最有价值的“宝藏”是什么?小编认为,数据当仁不让!它就像是座沉睡已久的金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逐渐向世人展现它的光芒。  

*图源:uucj.com


数据的价值是如何被赋予的呢?这就要从互联网底层的商业模式讲起。


“免费”,并不免费


自 Web2 诞生以来,互联网走上一条商业化道路。你有没有思考过,各种网站和应用为什么可以给你免费使用?Web2 服务运营方的营收逻辑是,基于免费服务,平台可以吸引大量流量;广告商则会因为这些流量而愿意以付费形式在平台上投放广告。


但对于企业来说,胡乱投放广告 ROI 极低,它们需要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以提高效率,用户数据比如上网习惯、喜好、消费习惯等等便成了刚需。

但对于企业来说,胡乱投放广告 ROI 极低,它们需要更精准的用户画像以提高效率,用户数据比如上网习惯、喜好、消费习惯等等便成了刚需。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你在一家租房软件上注册账号后,接下里的无数个日夜都会接到不同的房屋销售电话。这很可能意味着,你的电话和租房数据已经被该平台数据共享和销售了。


不仅如此,在一些灰色地带,我们更加敏感的数据正在被打包销售,比如身份证、家庭住址、银行卡等等。在“暗网”,只需要支付一点 BTC,你就可以收到几万乃至几亿条用户信息。

*图源:freebuf.com


对此,尽管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开始针对性地制定与实施,但随着数据价值的提高,非法数据买卖仍在持续,而我们无计可施。


大数据的困境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扩张,海量的数据涌入市场。动辄数百 TiB 甚至 PiB 规模的数据量,已远远超出了传统计算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如何在其中甄别有价值的数据,就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于是,大数据(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等技术被提上议程,借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统计、比对、解析得出客观结果和精准预测。


科学与技术永远是没有好坏的,只有使用它的人有好坏。


互联网商业从大数据技术中嗅到“商机”——越来越多的“大数据”开始拿用户数据作为分析对象,分析的不是如何更好服务,而是掏空用户的钱包。“大数据杀熟”开始屡见不鲜,据一项调查,有89%的受访者曾经遭遇过“杀熟”,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杀熟”一定存在,并对此诟病。


同时,由于大数据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数据来建立精准模型,而正规的数据交易一般只提供分析结果并会对数据脱敏,往往无法满足需求,这更带动了非法数据买卖的兴盛。


从非法数据买卖到“大数据杀熟”,一切都在提醒我们:“想要保护隐私,就必须先夺回数据”。


数据争夺战


在 Web2 中,我们的数据都被默认归服务方所有,这主要是因为无论是账户还是存储地点,均由中心化服务方提供。因此,想要将数据夺回,首先需要解决这几个地方的中心化问题。


于是,以隐私保护为关键的 DID、IPFS 等去中心化技术开始诞生与发展。

基于这些去中心化技术:


  • 在 Web3 中,用户通过 DID 登录各种应用时可以做到免密登录,DID 就是账户意味着在应用中账户的控制权和所有权皆为用户所有,与应用方无关;
  • 所有在该应用中产生的数据都将与 DID 绑定,并通过去中心化文件传输技术,比如 IPFS,加密存储在没有第三方控制的链上/链下;
  • 基于公私钥对技术,如果没有用户授权,应用方无法私自调取与使用用户的数据。


没有了数据源,数据的非法买卖也就无法开展。但这么一来,去中心化技术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似乎也断绝了大数据发展的道路?


合作共赢


在传统的互联网中,大数据的来源通常分为三种:


  • 平台自身数据
  • 合作共享数据
  • 购买三方数据


无论哪一种来源的数据,其关键都是有一个中心化的数据提供商。他们通过私自收集用户的数据,分析、共享甚至售卖进而获利。而 Web3 之于互联网,仅仅是帮助个人取代这个数据商,其商业模式依然可以复用。 以租车行业为例。当用户通过 DID 登录各种租车软件并使用后,用户的身份数据管理工具将存储很多价值信息,比如选车偏好、消费水平、行动路线、驾驶习惯等等。租车公司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向用户取得数据的授权。如果用户同意,只需要向租车公司提供该数据的公钥,其它数据依旧加密、无法打开。这对于用户来说,也会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一来可以通过数据变现,二来隐私依然得到保护,并且通过提供数据还能够提升自己在租车时的体验。何乐而不为?


但或许你还会有这样的疑惑:大数据发展所需的数据要怎么来,是只能向用户逐一购买吗?这么一来,数据变现不仅效率低下,且很容易出现混乱。


有利益的地方,必然会有创意,比如搭建对个人开放的数据交易平台,链接用户和购买方。通过智能合约,用户可以对不同数据明码标价,购买方只要按需购买即可。


总结


得数据者,得天下。对于目前中心化互联网企业主导的大数据而言,想要达成合作共赢,去中心化技术还任重道远。但部分隐私保护技术已经开始被这些企业重视,并用于自己的发展中,比如微软开发 DID 技术,以加强其云计算市场地位。

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总会出现一种平衡既能满足互联网企业的数据需求,又能够保护用户隐私。到那时,这场数据争夺战将会落下帷幕,互联网也将打开企业与个人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