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体重磅发布 OWN 通用信任基础设施,为 Web3 提供基础性协议和工具。围绕信用基础设施,我们特设 OWNInsights 专栏,分享 Web3 相关的观点与实践。本期为该栏目首篇,由本体创始人亲自执笔。 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技术”和生产力总是紧密相连,而“观念”又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驱动力,由此,通常人们会把生产力想象成技术进步,把生产关系联系到群体思维模式。虽然技术的变化有时也会促进或影响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但大部分技术的直接目标或者直接影响的依然是生产力的提升。 *图源:网络
然而,有一项技术显得有些另类,它一直以来提出的主张并不是解决某一个单一生产力问题,而一直强调构建新的协作组织方式,从这一点来说,它更像一种“技术”和“观念”的混合体,它的“观念”带给人希望甚至想象,而它的“技术”实践也不断面临希望与困扰重叠的困境,它就是在希冀狂热和误解争议中交替前行的区块链“技术”和它背后的 Web3 “观念”。
生产力的迷思
在常规的语境当中,很多日常讨论起生产力,总不由自主地联系到硬科技技术、大爆炸、机器设备等等。
的确,从直观来说,一项技术科技的进步,包括制造工艺的进步,生产能力的进步,的确直接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不管从历史来看,还是全球范围来看,还有一个问题也同等重要,就是“这些技术为什么而诞生”,以及“为什么在这里诞生,而不是在那里诞生”。
更进一步,因为生产力的比较,既可以在宏观上讲,整个人类的生产能力,可以由人类最先进的地区、最先进的群体、最先进的国家或最先进的公司来代表人类生产;但是走到微观层面,大到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小到每一个人,其实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产力,在大环境中的竞争优势,以及自己的生产力在竞争中的能力。
所以现在常用的评价不同地区、不同组织和国家的生产力指标,是一个全要素生产力,它里面就不是日常我们习惯性认为的科技的发展能力,还包括了组织和协作等等更多的维度和评价。
全要素生产率
指“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是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标,它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要素生产率(TFP,也称总和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一般的含义为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利用的效率。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说,生产率与资本、劳动等要素投入都贡献于经济的增长。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国民经济中产出与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的比值。从本质上讲,它反映的则是各国家(地区)为了摆脱贫困、落后和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里表现出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
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它是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由于“余值”还包括没有识别带来增长的因素和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度量上的误差,它只能相对衡量效益改善技术进步的程度。
从这一个评价维度,虽然有三个要素,但是可以把它看成是常讲的两种要素的共同协作,第一种是技术和科技的进步,也是我们日常熟悉的生产力进步方式;另外一种可以把它归纳成组织协作的效率和规模的提升这两点,那后一种可以把它看成是生产关系的改进和进步。所以从全面来讲,一个组织的能力,是技术和生产关系能力的同时进步。如果我们把这两个要素一个叫做技术,另外一个可以总结为制度。这里的制度并不是指狭义的政治制度或某些公司制度,而是指在各种活动当中的组织形式和组织协作形式。
这两个要素构成了生产率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标,我们需要深入里要,提出一个问题:“这两个要素是独立发展的,还是相互依赖的?是互相促进的,还是有先有后的?”
这个问题一直是所有经济讨论的重要主题之一,各家学者争论不休。下篇文章,就将为大家带来这个问题的相关讨论与观点演变。